以下是國產氮氣發生器的操作要求:
1.投運前檢查
機械部件緊固性:需逐一確認各連接螺栓是否牢固,避免因松動導致運行異常或安全隱患。
密封與泄漏檢測:重點檢查制冷劑管路是否存在滲漏跡象,同時確保富氧排水口的消聲器已正確連接并密封良好。
管道系統完整性:核實供給管道、氣體傳輸管線、空氣導管及排水導管均已規范連接,無錯位或脫落現象。
儀表功能驗證:測試壓力計量儀、流量計等設備的讀數準確性和響應速度,確保實時監測數據的可靠性。
旋轉設備預處理:對制冷干燥機的旋轉方向進行校準,并核對潤滑油型號是否符合規格要求,必要時補充或更換。
支撐結構穩定性:檢查所有管道支架的固定情況,防止因振動引發位移或斷裂風險。
吸附性能預評估:通過模擬工況測試吸附材料的效能,確認其能達到設計要求的分離效果。
電源狀態確認:核查電源開關位置是否正確,排除電路故障的可能性。
2.國產氮氣發生器啟動流程
冷干機初始化:閉合電源后按下啟動按鈕,待綠色運行指示燈閃爍約3分鐘,此時進口溫度若超過40℃,制冷機將自動激活進入待機模式。
PSA循環觸發:點擊“開始”按鈕使綠燈常亮,氣動閥門隨即動作,吸附塔C-06110開始執行吸附程序。
閥門漸進調節:先微開進口球閥,再緩慢開啟空氣緩沖罐與PSA裝置間的手動閥至1/3圈;隨后調整吸附器出口閥門至1/2圈,控制氮氣流向緩沖罐。
壓力聯鎖機制:當儀表風壓升至0.4MPa以上時,系統發出準備就緒信號;此時需將取樣閥壓力穩定在0.1MPa,并通過氧氣分析儀以300ml/min的流量進行純度檢測。
流量動態平衡:根據緩沖罐內壓力變化,適時調節出口調節閥,維持300Nm?/h的目標流量。
自動切換邏輯:一旦氮氣濃度達到設定值(≤0.5%),氣動閥將自動完成存儲或輸送至氮氣罐的切換動作。
3.停機操作
緊急停止指令:按下“停止”按鈕后,紅色指示燈開始閃爍,標志PSA系統正在有序退出運行狀態。
狀態確認步驟:待紅色“停止”燈持續亮起且平衡閥開啟、氣動閥關閉后,兩個吸附塔將經歷90秒的減壓過程。
系統復位流程:所有順序控制閥依次關閉,最終“停止”指示燈熄滅,PSA系統徹*終止運行;隨后關閉冷干機電源。
4.安全規范
維修前泄壓必要性:涉及管線更換或零部件維護時,必須提前釋放系統內壓縮空氣,防止高壓氣體突然釋放造成人身傷害。
惰性氣體防護措施:由于氮氣具有窒息性,作業環境中應嚴格禁止無關人員停留,并保持良好通風條件。
自動啟動風險管控:備用PSA系統和壓縮機可能自發啟動,因此在檢修前需手動切斷所有附屬設備的電源。
5.國產氮氣發生器日常維護要點
自動排水監控:每日檢查制冷干燥機的自動排水功能是否正常,及時清理積水以防止結冰堵塞。
熱交換器清潔:每周清理表面的灰塵和油污,保證高效的熱量傳遞效率。
過濾器周期更換:按照200-4000小時的使用時長定期替換活性炭濾芯及其他過濾元件。
密封件老化管理:發現氣動閥存在滲漏時,立即更換密封圈以確保密封性能。
傳感器校準驗證:每800-12000小時使用標準氣體對氧氣傳感器進行校正,確保測量精度。
6.故障排查指南
不運轉原因分析:可能由電壓不足、斷路器跳閘、保險絲熔斷、主電源關閉或PLC供電異常引起,需逐項排查并修復。
持續運轉問題處理:檢查壓力設置是否過高或壓力開關/電接點壓力表是否失效,必要時降低設定值或更換故障部件。
排氣異常診斷:針對產品排氣不止的情況,需從消耗量過大、管線泄漏、回壓不足、電路故障或電磁閥堵塞等方面查找根源并解決。
純度下降應對策略:若因啟動階段暫態波動導致純度偏低,可等待穩定;若因供給壓力低、控制閥故障、雜質干擾或分析儀失靈所致,則需針對性調整閥門開度、清洗管路或重新校準儀器。
